>>返回首页
 

毛泽东像章的制作背景

 
 

● 陈德

 
 

  毛泽东像章产生在二十世纪,属徽章范畴。它的历史源头可追溯到几千年前的氏族社会,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产物。《辞海》对徽章的注解是:徽章,其一曰古时军队所用的旗帜。从注释可以看出,当时徽章是指旌旗,其作用是标识、标志。有徽章的文字记载,源于战国时代。《战国策·齐策》记载:“秦假道韩魏以攻齐。齐威王使章子将而应之……章子变其徽章,以杂秦军”。这说明先秦时在征战军队的军服上已佩戴徽识,且对佩戴方式也有明确的规定。以便于各军相互识别,协同作战。后发展到宋太宗颁发给使者的刻有特殊标记的银牌。到了金代,则出现了“金银牌”,上面篆刻图章及文字,以证明使者的身份和职位。早期欧洲的一些国家把徽章称之为标记,象征权威与荣誉。

  毛泽东像章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毛泽东同志在党内、军内领导地位的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及其思想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的崇高威望以及毛泽东本人全部的革命实践活动过程,是 毛泽东像章产生的历史必然。 毛泽东像章,作为一代中国人朴素、真挚情感的象征,和作为凝聚了特定社会历史、文化的徽章艺术品,空前绝后,亘古未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具有永恒的魅力。毛泽东像章是毛泽东革命生涯的传记,是一本现代史书,她留给后人颇多的思考。现在不少人都以为毛泽东像章是“文革”的特产物,其实不然。据记载, 1945 年在党的“七大”召开前夕,由于毛泽东的领导的地位已经确立,并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故而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同志就想要雕刻一枚毛泽东像章赠给“七大”主席团成员。于是,当时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任教、曾在北平美专攻读过西画雕塑的凌子风同志,(后成为我国著名电影导演),就用 一把水果刀,在一块青色砚台背面雕出毛泽东头像。这一头像线条简练,形象逼真。头像雕出后,作为像模,再用事先收藏的锡制香炉、酒壶等加热溶化,进行浇铸后冷却取下,经过修整,成为银元大小,锡白色亮光的毛泽东像章 ,制作出了 15 枚银圆般大小的银灰色毛泽东像章,装在 15 个向党的“七大”献礼的小木盒里。这是在中国大地上出现的第一枚用金属制作的毛泽东像章。此后毛泽东像章便不断产生。只不过数量极少,也不是什么人都能佩戴,只有具备一定条件的人或是在特殊场合才能佩戴。建国前的毛泽东像章,由于现存数量极少,成为人们的收藏珍品。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制作的用来表彰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立功将士的军功章、功勋章、或是表彰劳模、奖励先进的证章、奖章,也制作一些“解放西藏”和“康藏筑路”等一些重大事件的纪念章。此外,极少数金店也制作一些金质、银质像章供人们收藏。这个时期的毛泽东像章品种和数量比“文革”时期的毛泽东像章品种和数量要少的多,其市场价格也很高。

  毛泽东像章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普及面最广、生产量****、使用率最高的纪念品。像章虽小,却凝聚了一个时代的共同心态,是当今难以读懂的课题。“文革”时期,只要有毛泽东“最新指示”、“最高指示”发表或纪念毛泽东某些著作发表若干周年以及一些重大节日等,各地都要制作像章。甚至在科学技术和建设上的重大的成就,如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远航运载工具试验成功、某一大桥建成或某一铁路通车等,均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也有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五好战士”、“四好连队”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接见的难忘时刻,都要制作毛泽东像章。“总政五角星套章”的出现,是掀起热潮的直接催化剂,直到 1968 年 9 月,全国 29 个省、市、自治区先后成立了革命委员会,所谓“全国山河一片红”。“像章热”越来越热。各地革命委员会从筹备到成立,都要制作毛泽东像章。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如此,省、市、自治区以下的县(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较大企业的革委会从筹备到成立亦是如此。甚至一个普通中学革委会成立,也制作像章以示纪念。各地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就狠抓毛泽东像章的生产,并以此衡量领导班子对毛泽东的“忠”与“不忠”。于是各省、市、自治区的所属区(县)的毛泽东像章办公室就顺应诞生了。还有的省、市的革命委员会没有成立以前,就设立像章办公室机构,这是“像章热”在这一阶段的一个突出特点。在“像章热”的大气候下,人们一见面,先看对方胸前佩戴什么样的像章,相互交谈,攀比、互送等。在此情况下,全国的各大城市均自发地先后涌现出毛泽东像章自由交换的市场。交换市场出现,是“像章热”的另一个特点。北京、上海等地有多处像章交换市场,祖国南疆的花城广州,在南方大厦附近的珠江江畔也有像章交换市场。在西北古老城市西安的火车站解放饭店门前和厦门的中山大道、在合肥的四牌楼、在青岛的前海沿均出现了像章交换市场。 1966 年底至 1969 年中,毛泽东像章不仅大陆广为发展,也开始向港、澳地区及境外流传。香港报纸在头版头条连篇累牍报道内地开展的“文化大革命”运动,香港也开始仿效起来。 1966 年 12 月,澳门戴红色毛泽东像章的人也一天天增多。 1967 年参加广州第 21 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的海外人士曾排队争先购买毛泽东像章。 1967 年 6 月 21 日,中国红卫兵代表团访问阿尔巴亚时,蓝眼睛的青年人曾将中国人团团围住,纷纷索要毛泽东像章。

  1968 年,各地各单位开始大量制作毛泽东像章。不仅正规的证章厂、工艺品厂生产、制作像章,连小城镇的五金厂、白铁社,甚至个人也开始自行设计和制造像章。像章的种类、形式日益增多,取材更加广泛,制作日益精美,尺寸也日益增大。瓷质像章也在此时大量出现。 1968 年 9 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生刘春华的“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在《人民画报》登出后,毛泽东半身和全身像章风靡一时。为了庆祝党的“九大”的胜利召开,各级革命委员会,各造反组织,各部队纷纷开展了以向“九大”献礼为主要作任务的“献忠心”活动。将敬制毛泽东像章推向一个高峰。 1968 年 2 月初,在广州召开了全国敬制毛泽东像章政治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国敬制、敬发毛泽东像章的任务。会议指出 :各级革命委员会,一切参加敬制、敬发毛泽东像章工作的同志,一定要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放手发动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戒骄戒躁,不断前进,出色地完成为工农兵敬制毛泽东像章的任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各省、市、自治区、解放军各部队迅速召开会议落实精神,布置任务,于是一个全国性的“献忠心、庆九大”像章热潮再度兴起,势不可挡。将本来居高不下的“忠”字化运动推向又一个高峰。在“九大”召开前后,毛泽东像章的生产量和佩戴率达到了空前的鼎盛时期。

  在“九大”前后,到底制作了多少品种、多少数量的毛泽东像章,是用数据无法说明的。

  迎接“九大”的召开和庆祝“九大”闭幕所制作的毛泽东像章,统称为“九大像章”。根据中共中央 1967 年 11 月 28 日发出的不准许向任何单位和个人赠送礼物的精神。“献忠心、迎九大”活动更加革命化。最理想不过的是敬制毛泽东像章,这是谁也不能反对又能普遍接受和赞赏的举措。在九大召开前后,毛泽东像章的生产量和佩戴率达到了空前的鼎盛时期,佩戴率达 95% 以上,在人们的胸前将无法发现空白。拥有几十枚、上百枚、数百枚像章也不足为奇。满身披挂像章和配戴特大像章的人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在农村的田间地头也时有所见。有一农村年逾七十老大爷,在他那件数十个补丁的褂子上,里里外外挂满了百余枚毛泽东像章,常常走乡串村往返于集市,引来不少人观看。

  1969 年 6 月 12 日,中共中央下达了《关于宣传毛主席形象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的文件。文件指出“不经中央经准,不能再制作毛主席像章,要尊重、热爱毛主席像章,禁止用毛主席像章在街头进行交换。凡存有过多的毛主席像章的机关、部队和个人,要根据自愿原则,可以献出过多的那一部分像章给各级革命委员会和军区,各野战军。由他们赠给边远地区和农村的革命群众。”中共中央文件传达后,各级的“敬制毛主席像章办公室”被取消,毛泽东像章热潮开始降温。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逝世,不少人为了表示对毛泽东真诚的怀念, 人们从自己的衣柜里,找出珍藏的毛泽东像章,连同青纱佩戴于身,表示对伟大领袖的沉痛悼念。从 9 月 9 日至 18 日的十天时间里,国内十余家专业像章厂特意赶制了少量的毛泽东像章,有以寄托人们的哀思和缅怀之情。

  1993 年,是毛泽东诞辰 100 周年,全国各地举办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北京、上海等地相应制作少量毛泽东像章。材质基本是塑料制作的有少量是铜质的大致有 100 多个品种,这些像章只能列为工艺品。

 

 
   
 

首页    >>下一篇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   大连金石滩毛泽东历史珍藏   

网站制作/维护:辽宁·凤城市伟力电脑

客服电话:13050366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