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缅怀伟人珍藏历史

——记毛泽东像章收藏家陈德

 
 

吴晓东      高峰

 
 

199999日《经济日报》

 
 

  在丹东的凤凰山脚下,有一个十分喜爱收藏毛泽东像章的青年人,他对毛泽东像章的收藏到了痴迷的程度,这个人就是陈德。

  陈德35岁,却有着近20个年头的毛泽东像章收藏史。走进陈德家,你会发现陈家的客厅里、书房里、卧室里,到处摞满了装有毛泽东像章的精制木盒;床柜里、书架上和窗台上,摆满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毛泽东像章;环墙而立的一排排特制的像框里,挂着的还是毛泽东像章,琳琅满目,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像章收藏博物馆。

  目前,陈德已收藏了当时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制作的毛泽东像章6万余枚,品种达2万多个。据了解,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毛泽东像章收藏爱好者当中,能收藏到这么多枚数、这么多品种的,实属凤毛麟角,难怪陈德已先后被中华毛泽东像章收藏研究会、中国文物学会民间收藏委员会、中国收藏家协会以及香港国际中华收藏学会分别吸收为会员或专家会员,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毛泽东像章收藏家了。

  陈德对毛泽东的像章来龙去脉如数家珍。他介绍说:1945年在党的“七大”召开前夕,由于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已经确立,并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故而当时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任教的凌子风(后成为我国著名电影导演)等人就别出心裁,制作出了15枚银元般大小的毛泽东像章赠给“七大”主席团成员,于是“七大”开幕那天,除毛泽东外,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大会主席团其他15名成员的胸前,都佩戴上了这枚毛泽东像章。这是中国大地上出现的第一枚用金属制作的毛泽东像章。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地都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制作和佩戴毛泽东像章热潮,据统计,当时有两万多家工厂企业生产各种毛泽东像章、语录章生产总量达80亿枚以上。毛泽东同志看到这种滥造像章的危害后,便公开反对大量制作像章。于是1969年6月,中共中央下达了《关于宣传毛主席形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文件,明确指出:“不经中央批准不能在制作毛主席像章”。从那以后,绝大多数的生产厂家都停止制作毛泽东像章,佩戴像章的热潮也就逐渐平息了。198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又下发了《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的几个问题的指示》,提出“毛泽东像章要尽量回收利用,以免浪费大量金属材料”。这样在全国各地又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毛泽东像章大收缴行动,结果90%的像章被收回利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收藏和研究,陈德发现:在每一种像章的背后,都蕴藏着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浓缩着一段特殊的历史故事。因为每一种像章的制作发行,都有其特殊的设计目的,宣扬什么、提倡什么、纪念什么、表达什么,都可从其设计的图案或文字上体会和领悟出来。因此陈德便选择了能系统地展示和反映“文革”这段历史且具有代表性的套章,专题章和系列章进行潜心钻研。

  “套章是指‘文革’前期仿效纪念邮票而构思和设计的用于收藏的成套的毛泽东像章。比如江西省革委会、省军区为赠给本省出席‘九大’的代表们而特制的一套59枚高级像章,是迄今为止有资料记载的****套章;再比如河北省石家庄市红太阳徽章厂因接受特殊任务而制作的毛泽东诗词套章,共34枚,图案是以毛泽东在各个时期所写的诗词为主题,配以同时期的毛泽东同志半身像……这些套章,既记载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丰功伟绩,也反映着人们对毛泽东的尊敬和爱戴,因而有着极高收藏价值”。

  陈德十分致力于专题章的研究。在他的藏品中,有“样板戏”专题章162种、“革命根据地”专题章162种。

  陈德说他有两大愿望:一个愿望是尽****努力丰富自己的藏品,然后举办一个毛泽东像章个人收藏展览,让更多人参观、欣赏这些像章,了解历史,接受教育;另一愿望就是广泛收集和研究这些像章的历史。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   大连金石滩毛泽东历史珍藏馆   

网站制作/维护:辽宁·凤城市伟力电脑

客服电话:13050366960